- 發布時間2024-12-30 15:05
- 發布人金彩集團
- 瀏覽次數591
明年財政重點工作不少跟民生直接相關,養老金等將提高
經濟增長承壓之下,明年財政政策如何發力穩經濟、保民生備受關注。
12月23至24日,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。此次會議總結了2024年財政工作,研究布置2025年重點任務。財政部黨組書記、部長藍佛安作工作報告。
上述會議是觀察明年財政政策動向的重要窗口。會議指出,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,持續用力、更加給力,打好政策“組合拳”。而這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:
·提高財政赤字率,加大支出強度、加快支出進度。
·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,為穩增長、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。
·大力優化支出結構、強化精準投放,更加注重惠民生、促消費、增后勁。
·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,促進財政平穩運行、可持續發展。
·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,增強地方財力,兜牢基層“三保”底線。
此前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預計,2025年財政政策擴張力度將更大,而這核心體現在財政支出規模會比上一年更大,支出結構更加優化,從而刺激總需求,促進經濟穩步增長。在收入增長承壓之下,為了保持一定的支出力度,就需要通過提高赤字增發普通國債、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,提高政府新增舉債規模,預計明年這一規模可能在15萬億元左右。其中2.8萬億元將用于置換隱性債務,以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。
由于目前中國政府負債率相對較低,仍有較大舉債空間。明年政府加大舉債,使得明年廣義政府支出擴張,而如何花好這筆幾十萬億財政資金十分關鍵。上述會議部署,也透露出這筆錢的重點投向,即保障民生,促進消費。
此次會議明確了2025年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,分別是:支持擴大國內需求;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;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;支持城鄉區域融合發展;支持生態文明建設;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。
這六方面重點工作,其中不少跟民生直接相關。
比如會議在擴大國內需求方面提出,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,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,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,大力提振消費。突出就業優先導向,支持教育強國建設,健全人口發展支持政策體系,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,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,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。
根據官方數據,2024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較2023年上漲3%,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較2023年提高20元至每人每月123元,同比增長19.4%。202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較上一年增加30元至每人每年670元。這意味著2025年養老金、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將進一步上漲。
財政部數據顯示,2024年前11個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約3.8萬億元,同比增長5.9%,這一增速高于支出平均增速(2.8%)。
上述會議還提出,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,合理安排債券發行,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更多社會投資。
不久前,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深入解讀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稱, 明年支持“兩新”(即消費品以舊換新和大規模設備更新)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將比今年大幅增加;研究將更多市場需求廣、更新換代潛力大的產品和領域納入政策支持范圍。
根據上述會議部署,明年財政政策在支持企業發展方面,將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持,堅決防止亂收費、亂罰款、亂攤派等問題。
上述會議要求,要大力推進財政科學管理,推進零基預算改革,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,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,堅決兜牢基層“三保”底線,加大財會監督力度,提升財政治理效能,更好服務保障黨中央治國理政、當家理財。
今年中央提出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,不少省份出臺當地零基預算改革方案,在2025年大范圍推廣零基預算改革。而今年在中央部委層面,財政部等16個中央部門率先開展了零基預算改革試點。
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劉蓉告訴第一財經,傳統的預算模式依賴于預算基數,即每年的預算決策都在上一年度的預算撥款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額。這種模式容易產生各級預算的討價還價,導致預算決策的理性程度較低,政府支出的持續增長。而零基預算要求主管人員在申請預算時從計劃的起點開始,自行說明各項支出的理由,所有的支出決策都是在不接受和不認可任何預算基數的前提下作出,這有利于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,提高資金使用效益。
上述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談及明年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時稱,要在零基預算改革、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等方面爭取新突破。
來源:第一財經